【隨筆】我為什麼從韓國回來台灣

我只是塊翻譯米糕
2 min readOct 16, 2018

--

看了這個影片覺得心有戚戚焉。

剛畢業沒多久時,問過一個在韓國讀研究所的同學,有機會再選一次會不會去韓國,他回答不會。2015 年時我申請打工度假簽證去韓國,後來轉工作簽,前前後後待了一年半左右(實際上拿工作簽的時間才半年),在那一年半裡面才懂他為什麼會這樣說。

講真的問我討厭還是喜歡韓國這個國家,其實很難直接說出一個結論,只能說韓國人其實滿適合當朋友,尤其當他把你劃入「我們」的這個範圍內時,真的會對你很好。但當他把你當成是一個外國人時,排外心態就會在下意識之中啟動。

9 月去了趟韓國跟當年工作時認識的同事見面,我們都離開公司這麼久了,一直到那天我們才真正整理彼此的稱呼,我可以稱對方為「姐姐(언니)」,不然在此之前還是一直叫對方OO課長、XX代理。講真的有點好笑,明明是三個已經離開那間公司的人,這應該也算是所謂輩分文化(?)中的一環吧。

待在韓國的後半年幾乎對那個國家的一切感到厭倦,我通常把我離開韓國的主因歸咎於職場文化讓人難以適應,這確實也是原因之一。另一個原因是韓國人太重視團體,上班時間內(即使是午休時間)也沒有任何喘息的空間,每當韓國同事問我覺得最難適應的地方是什麼,我通常會回答一定要團體行動這件事,或許在他們眼中我就是個無法融入韓國文化的外國人也說不定。(一定要集體行動、一定要跟大家一起吃飯這一點,現在開始慢慢有一點改變了。)

(其實主管也是原因之一,韓國同事紛紛告訴我他們也從來沒見過這麼誇張的韓國主管,希望我不要誤會韓國人都是那樣。)

現在看到有一些單純對韓國懷抱美好憧憬的人,一方面覺得羨慕,另一方面也覺得有點傻,比如說受到韓劇的影響,認為韓國男生都很深情、體貼之類的(事實上大多都喜歡漁場管理,對外國人也不認真)。不過我想,沒有去到當地實際生活過的人,大多都會對那個地方抱持著一種幻想,這大概就是所謂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真諦(?)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